近日於社交媒體上流傳一段自殺短片,被社媒用戶呼籲切勿觀看而備受關注。科企篩查社媒內容的能力在疫情期間受到限制,應對社媒上的自我傷害內容,更需用戶的主動關懷。
抖音海外版(TikTok)用戶近日在多個社交平台上,呼籲大眾若點擊到一個短片,看到主角是一名有鬚、坐在桌前的白人男子,應立即關掉,勿為滿足好奇心而觀看,因這是一名美國33歲男子在Facebook上直播自殺的錄影。TikTok表示正在移除平台上的有關短片,並取締不斷重複上載該片段的帳戶。
fb用戶主動舉報 僅佔0.4%
社交媒體現時主要以大數據方式篩查任何展示、鼓吹或慫恿自殺的內容。
fb曾經估計,其平台上少於0.05%的觀看次數來自含有自殺或自殘的內容,但現時已可用科技應對,平台上多達94.5%的有害內容被篩查可歸功於人工智能,由用戶主動舉報的內容則僅0.4%。
本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曾表示,逾7成自殺兒童事前會以不同方式透露自己輕生的念頭,包括在WhatsApp等社交媒體上留言,因此早已與Google及fb合作,透過運用大數據找出此類警號,爭取及早處理、轉介治療。
然而,大數據仍有其不足之處,因不少社媒用戶懂得逃過運算法。
TikTok上已開始有網民故意將自殺片段放在評論區、或在另一短片內隱藏,旨在令其他用戶受到驚嚇。
因此,社交媒體對人手篩查仍大有需求,但新冠疫情衝擊社媒監管內容的能力。fb在今年4至6月期間僅有911,000則與自殺或自殘有關的內容被篩查,低於上一季度的170萬。Instagram上此類內容則僅有275,000個帖文被處理,遠低於上一季度的130萬。
內容審查員 疫下人手減
fb解釋,這是因為疫情期間內容審查員人手大減,不少在今年3月起已被安排在家工作,最近才開始逐步放寬讓他們回公司上班。
網上的自殺內容甚或帶來跟風效應,外國社媒用戶對此類內容除了具備較高的敏感度,更會設法以外展形式接觸內容發布者。挪威女孩Ingebjørg Blindheim現時便主動在Instagram上,阻止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輕生,皆因她的好友在數年前不敵心理病而自殺。
若在社媒上看到與自殺或自殘有關的帖文或短片,即使是普通陌生人亦可出手相助。葉兆輝表示,若對方是自己認識的人,應先打電話聯絡他們,確保他們安全;若不認識對方,亦可在評論區留言打氣、並留下求助電話。
疫情期間若看到社媒上的自我傷害警號,切忌忽視,更應多對他人表示關懷。
撰文 : 黃凱迪
欄名 : 港是港非
September 09, 2020 at 12:30AM
https://ift.tt/2DIaXUN
社媒自殺片涉求救主動舉報關懷- 香港經濟日報- 報章- 評論 - 香港經濟日報 - 報章
https://ift.tt/3djnYQz
Bagikan Berita Ini
Promo Fans^^poker :
ReplyDelete- Bonus Freechips 5.000 - 10.000 setiap hari (1 hari dibagikan 1 kali) hanya dengan minimal deposit 50.000 dan minimal deposit 100.000 ke atas
- Bonus Cashback 0.5% dibagikan Setiap Senin
- Bonus Referal 20% Seumur Hidup dibagikan Setiap Kamis